时间:2017-09-14 17:26
如今,和田玉在众多的收藏品中渐成一枝独秀,受到广大和田玉爱好者的青睐,无论是原料(籽玉),还是各种雕件,都成为人们争相夺取得宠儿,因此市场上出现了鱼目混珠的仿品、伪品,更有一些假专家、行骗者、信口雌黄编造故事,使和田玉爱好者、收藏者步入误区深受其害。下面就来介绍几种和田玉认知常几点几点“并非”……
并非越白越好——白玉主要是指含透闪石95%以上的白色软玉,主要产于新疆和田。和田白玉洁白温润,气质高贵,是收藏的宠儿,但有的藏家盲目求白,只要看到白的玉石,就以为是新疆白玉而掏钱购买,其实白玉并非只是和田白玉,青海玉、俄罗斯玉、韩国玉都有白玉,而且很多都比和田玉的白度高,但价格却比和田白玉的价格相差很多。
事实上,高白的料子肉质大多偏松,而价格也不低。而且很多朋友追求白度很可能买到俄料的东西。而且和田本身就出产黄玉和墨玉,黄玉往往比白色和田玉的价格高很多。
判定和田玉好坏的标准首先还是取决于其质地,和田玉的美源于其特有的油脂感。体如凝脂、温润而泽才是美的源泉。对于油脂度的评价、结构质地的考察难度远非考察白度可比。
并非越老越好——古玉在拍卖中价格屡创新高,特别是乾隆玉更是精美绝伦,致使一部分人只认古玉,觉得古玉比新玉更有升值空间。其实这要综合来看,如果古玉没有很好的题材和历史内涵,其价值不一定比新玉高,一些现代玉雕大师的作品也屡创拍价新高。何况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古玉仿品,红山文化玉龙、龙山文化玉龙、良渚玉琮、玉璧、汉代玉璧、玉剑饰等,作伪水平都相当高。
选择要收藏的和田玉器时,玉器原材料是否上乘、做工是否精细才是玉器收藏的重中之重。古玉器相对于现代玉器来说,唯一能给收藏价值加分的就是人文历史价值,并且是在具备其他条件的前提下。如果一件和田玉器藏品具有的人文价值很高,但是玉材很差,或者雕工很差那收藏价值也并不是很高。玉器收藏年代并非绝对的参考依据,要综合考虑其历史价值、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。
并非带皮的就好——新疆白玉籽料主要分布在新疆和田地区古河床和两侧阶地中,山料经过在河中冲刷磨蚀,失去棱角,表面变得光滑,形成籽料,多有黄、黑、红、褐等皮色,爱好者看到这种有皮的玉就误认为是籽料,这是错误的。过分看重玉皮带来的是造假皮之歪风,用山料甚至其他不好的玉料在机器里滚成籽料外形,再烧上皮子,没有经验的买家很容易上当。
皮色固然很好也非常难得,但是要看生在什么地方、什么料质上。皮色贵在精而不在多,有些子料的皮色杂乱无章,雕琢起来既不好利用,单玩玉料也远称不上美观,这样反而不好。皮可以用来鉴别和田玉是籽料还是山料,而并非是和田玉的真正价值所在。皮对和田玉来说,是玉体的外包装,是玉体的衣服,先有玉后才有皮色,皮是美化玉体的装饰品。
并非越硬越好——和田玉硬度高,韧性强,可以划破玻璃,有的人在卖玉器时,喜欢拿来划一下玻璃,看到能划动玻璃自身无损的话,就断定为玉,这是不科学的。玻璃的硬度通常为摩氏6度,而石英质玉石、玛瑙、红绿宝石,以及一些人造宝石硬度都在6度以上,就算同等硬度的材料也能互相划刻,显然不能作为判断标准。
并非材料好就一定贵——也有一些观点认为和田玉的材料好就值钱,工艺是不重要的。对此,一些收藏专家表示,有些籽料原料非常好,但雕刻师的工艺实在太差,把原料糟蹋了,在行内这样的成品玉雕的价钱,要低于原料的价钱。
“玉不琢不成器”这是一句人人皆知的名言,玉虽然很珍贵,只有成器后才更能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。也就是说在玉的原有价值上增加了艺术附加值。目前有些和田玉收藏爱好者在选购藏品中一味追求原料的品质,而忽视雕工的优劣及设计体裁的文化内涵。作为一件收藏品,它必须具备一定的可收藏性,深厚的文化内涵、美伦的艺术表现、精湛的雕琢技艺,这些都是收藏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。
和田玉收藏需要注意的事项还很多,如果您是一位收藏爱好者,就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打算,这样才获得你想要的最佳效果。只有多看、多学、多赏、多玩,培养出独属于自己的审美观与喜好。只有这样,才能从当今堪称浩瀚如海的玉雕作品中,寻觅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块“有缘”玉来。
一般和田玉价值较高,购买时建议您购买有专业检测机构出具证书的和田玉商品,同时核实证书编码和真伪,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!